奇恒之腑--脑

脑居于颅内,由髓汇聚而成 。《灵枢·海论》说:“脑为髓之海,其输上在于其盖,下在风府 。”不但指出脑是髓汇集而成,而且认为脑与脊髓相连,与全身的髓都有密切的关系,故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说:“诸髓者,皆属于脑 。”脑也被称为“髓海” 。脑是精髓和神明汇集发出之处,支配精神意识思维活动,又称为“元神之府” 。
(一)脑的生理功能
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、主管精神活动和主感觉运动 。
1.主宰生命活动
脑为“元神之府”,是生命的枢机,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。《素问·刺禁论》说:“刺头,中脑户,入脑,立死 。”说明古代医家虽未明了脑的细微结构,但已通过实践,意识到人的呼吸、心跳等生理活动,都是由脑所主宰和调节的 。脑能主宰全身,脏腑组织在其主宰和调节下,各司其职,协调配合,则身体健康,生命力旺盛 。若脑的功能失常,则会导致脏腑组织功能紊乱,生命活动障碍而百病由生,甚或危及生命 。
   2.主管精神活动
人的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活动、情感活动与意志活动 。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,在《内经》里就有记载 。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相关的是明代医家李时珍,他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脑为元神之府 。”清·汪昂《本草备要》指出:“人之记性皆在脑中 。……今人每记忆往事,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,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 。”清·王清任《医林改错》说:“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 。”上述文献记载,明确指出了脑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 。因此,脑主精神活动正常,则精神饱满,意识清楚,思维敏捷,记忆力强,语言清晰,情志正常;若精髓亏虚,脑海不足,则出现精神萎靡,反应迟钝,记忆力衰减,或狂躁易怒,神识错乱,甚至意识不清,晕厥或昏迷等症 。
   3.主感觉运动
眼、耳、口、鼻、舌等为五脏外窍,皆位于头部,与脑相通 。故人的视、听、言、动等,皆与脑有密切的关系 。如清代医家王清任《医林改错·脑髓说》所说:“两耳通脑,所听之声归于脑”;“两目系如线,长于脑,所见之物归于脑”;“鼻通于脑,所闻香臭归于脑”;小儿“至周岁,脑渐生,囟门渐长,耳稍知听,目稍有灵动,鼻微知香臭,舌能言一二字 。”同时,脑为元神之府,神能御形,而主宰人的肢体运动 。故髓海充盈,脑主感觉运动功能正常,则视物清晰,听觉聪敏,嗅觉灵敏,感觉如常,语言流畅,肢体运动轻劲多力;反之,若脑主感觉运动功能失常,则会出现视物不清,听觉失聪,嗅觉不灵,感觉障碍,步履艰难,语言謇涩,运动乏力,懈怠安卧等症 。如《灵枢·海论》说:“髓海不足,则脑转耳鸣,胫酸眩冒,目无所见,懈怠安卧 。”
【奇恒之腑--脑】 (二)脑与五脏的关系
脑虽有其独立的形质部位和生理功能,是人体极其重要的器官之一,但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,故藏象学说把脑的生理功能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,认为心为君主之官、五脏六腑之大主、神明之所出、精神之所舍,把人的精神活动总归于心,称之曰“心藏神” 。又把神分为神、魂、魄、意、志五种不同表现,而分别心、肝、肺、脾、肾五脏主司,即所谓“五神脏” 。脑的功能与五脏密切相关,五脏精气充盈,功能正常,才能化养五神并发挥其生理功能 。脑的功能虽分属五脏,但与心、肝、肾三脏关系更加密切 。因为“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,精神之所舍”,虽五脏皆藏神,但都在心的统率下发挥作用 。肝主疏泄,又主谋虑,调节精神情志活动 。肾藏精,精生髓,精髓汇集为脑,因此就脑本身的物质而言,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。由于脑的功能与五脏有关,而与心、肝、肾三脏关系密

    推荐阅读